2025-08-02 09:52
你见过凌晨四点的莫高窟吗?最近一群游客算是见识到了——天还没亮呢,队伍就排到了马路牙子外,有大妈揣着煎饼果子,有小伙子抱着折叠凳,全是奔着那个叫“45窟”的宝贝去的。
可结果呢?轮到检票的时候,工作人员一指屏幕:“您这100块的应急票,只能去4号线的票呢。”
啊这,您这不是逗人玩呢吗?有个大爷当场就急了:“我去年来还能看呢!今年凭啥分这么清?合着100块的票就只配看些没人要的窟是吧?”
旁边排队的人也跟着嚷嚷,场面跟菜市场讨价还价似的——你说这叫啥事儿?花钱旅游,还得被门票按着头分“三六九等”。
238块的票,能看45窟、57窟这些“网红款”,壁画鲜亮、故事性强,导游讲解都带着劲儿;
100块的票呢?给你安排的全是些“冷门款”,要么壁画模糊,要么位置偏僻,导游走快点都能都有可能直接略过。
有游客打比方:“就像去饭馆,我花238能吃上红烧肉、大闸蟹,花100块只能啃馒头就咸菜。可问题是,莫高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啊,又不是老板开的私人饭馆,凭啥搞这套?”
更气人的是,景区还藏着“小心机”——想多看几个特窟?行,加钱!单买一个特窟票几十到几百不等,想全看完?算下来得小两千。
对此,景区给出的说法是:搞分区是为了“分流,保护壁画”。这话听着有理,可去年国庆我去的时候,那洞窟里挤得跟早高峰地铁似的,单日接待1.8万人,也没见谁出来说“保护不过来”啊?
倒是有内部人透了句实话:“特窟收入占了总营收快四成了。” 你品,你细品——把最值钱的“顶流窟”捆在高价票里,不就是逼着人多掏钱吗?
这套路跟当年张家界似的,森林公园收一波,玻璃桥再收一波,最后游客算了笔账:“玩一趟景区,比买个新手机还贵。”
现在莫高窟更绝,直接把“精华”锁进高价区,100块的票就像买了个“体验卡”,相当于看了个寂寞。
政策刚出来三天,我就在某二手平台上刷着“莫高窟特窟代抢”了。标价50到200块不等,卖家拍胸脯:“保证抢到238的A区票,抢不到全额退。”
这不就是故宫那套吗?去年暑假故宫门票难抢,黄牛用软件刷票,普通游客守着屏幕刷新到手指发酸,最后还得花高价从黄牛手里买。现在莫高窟搞这分区,等于给黄牛递了把“镰刀”——反正普通游客抢不到好票,只能眼睁睁看着黄牛赚差价。
更让人窝火的是,有游客撞见“熟人带路”,拿着100块的票就进了238的区,工作人员连问都不问。合着这规则就是给咱普通人定的?有关系的啥都不算?
其实想分流、想保护,有现成的好例子啊。你看人家布达拉宫,旺季提前30天预约,每天就放5000张票,谁也别想插队,游客玩得踏实,文物也保护得好。
再看看莫高窟,一边喊着“保护”,一边琢磨着怎么从游客口袋里多掏钱,这吃相也太难看了。
莫高窟的壁画都上千年了,见过盛世,也熬过乱世,啥大风大浪没经历过?可现在呢?被一群搞“分区售票”的人折腾得乌烟瘴气。
去一趟敦煌莫高窟图个啥?不就想站在洞窟里,看看老祖宗留下的真东西,感受下啥叫“一眼千年”吗?别让一张门票,把这份念想切成“三六九等”。
真要为了保护,就学布达拉宫搞透明预约。这样一来,分流与赚钱两不误,岂不更好?
【今日互动】对于莫高窟分区购票这个事儿,大家怎么看?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美媒爆痴迷克拉克少年发布惊天言论:比库里强,比詹姆斯牛,每年都是MVP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40 台 iPhone 拍摄:苹果展示 Kroi 乐队创作的新 MV《Method》
荣耀畅玩 70 Plus 手机曝光:6.77 英寸 LCD 屏、7000mAh 电池